水乡婚俗(太湖渔民婚俗) 扩展

  水乡婚俗(太湖渔民婚俗),苏州市第六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民俗类项目。
  ​​​​​​​苏南水乡婚俗与我国古代礼仪一脉相承,有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迎娶等“六礼”,但又具有水乡特色,以流布于常熟沙家浜镇周边地区和昆山周庄地区较为典型。
  最能体现水乡婚俗特色的,是迎娶这天的婚礼大典。
  沙家浜和周庄习俗,除用花轿之外,还必须用迎亲船。迎亲船打扮华丽,有两枝橹,有的在船头还出挑二撸,因比一般船快,俗称“快船”或“塘船”。新郎穿戴一新,坐“快船”吹吹打打去女家迎娶。礼品以盘为单位,一般为六只或八只,多者十六只。主要有鱼、鸡、酒、猪腿、糕、枣、蛋等。新郎中午前赶到女家,中堂拜见岳父母等。女方敬茶,以“喜团”招待,再宴请新郎。午后回家前,新郎到内室拜别,听岳母嘱咐,回到厅堂与女方长幼一一拜见。女方长辈都给新郎见面礼。
  迎亲船来后,新娘开始打扮,重要一环是开面,即用线绞去脸上茸毛,婚前是不剃的。新娘戴上凤冠霞帔,俗称“上盖头”。
  哭嫁囡。妆扮完毕,新娘由伴娘搀扶出房,再由兄长背上轿。新娘和亲娘都哭哭啼啼,此即“哭嫁囡”习俗,越哭越发。
  花轿上船后置于船头,新娘换新鞋由伴娘搀扶进舱,旧鞋不能带走。
  娶亲船离岸,也有讲究,在沙家浜必须一篙子撑到河心,且篙子不能搭水,意为不拖泥带水,一心一意在夫家。周庄一带,船离女家时,不能撑篙子,要由女方父亲来将船推开。
  迎亲船离开后,娘家人要拨出一盆水,表示嫁出女儿拨出水,永不回头。
  随迎亲船一起到男家“嫁妆船”一到二条。嫁妆包括被褥、盆桶、箱柜、铜锡器等。马桶里要放红蛋、枣子,寓传宗接代、五子登科之意。
“快船”回到男家时,先要摇4个来回,俗称“摇趟子”。摇船人趁机展示技艺。娶亲船到岸时,先放四个爆竹;男宅也连放四个,以作响应。
在快船即将到岸时,男方公爹腰系红绸带,插两杆秤,背一只鱼篓,提两只水桶,赶在快船到岸前抢提两桶水,进厨房用于落团圆,以示团团圆圆,年年有余。
嫁妆船到岸时,也要放爆竹。先由一人搬“衣食饭碗”,象征衣食无忧。嫁妆安置完毕,才迎新娘上岸。
轿到男家,由新郎姑姑或嫂子把新娘抱或背进去。也有轿夫抬进中堂的。花轿进门,老相公、老娘娘(对新郎父母的称呼)要到厨房回避。花轿到中堂后,轿帘不能马上揭开,先要由伴娘献上盛有糕、花生和枣子的三只盘子让新娘尝一下,然后由伴娘把新娘扶出轿。
新郎新娘朝外站立,在茶担主持下,行拜堂大礼,堂名鼓手奏喜庆乐曲。
新郎新娘抓红绿牵巾由夫妇双全的两位妇人持红烛引入洞房。茶担一路吟唱喜歌,两童男用“车袋”铺路,一直传到洞房,意为代代相传。
进洞房后,一对新人坐在床沿上,称为“坐床沿”。少顷,新郎用秤杆为新娘挑盖头,意为“称心如意”。盖头一挑,新娘花容紧露。
新房里备有一桌菜,由喜娘陪侍,一边搛菜给新人,一边说喜话、唱喜歌。因桌有花烛,所以叫“吃花烛”。
新娘由伴娘扶着出到中堂,一对新人向父母跪拜,称“照应”。接下来论资排辈,新郎新娘都要一一拜见。长辈给新娘见面礼。拜毕,新人对拜,然后回洞房。
设宴待新娘。有的人家待新娘前先要设花宴,由新郎新娘敬双亲吃菜喝酒。待新娘结束,新人回洞房。
洞房桌上,要点花烛,要有二女或二男看守,花烛整夜不熄,守烛也彻夜不睡。
除此之外,当日还有待舅爷、闹新房等俗。第二天,要还席、拜祖宗。第二天或第三天,新郎新娘回娘家。
水乡婚俗,具有浓厚的吴文化特色。如堂名鼓手演奏的乐曲,多为江南乐曲。掌礼、伴娘用吴侬软语讨口彩。以吴歌来唱喜歌。新房里的苏式家具,布置洞房的年画、绣品等都是吴地文化艺术的珍品。
水乡婚俗历史悠久、渊远流长,是江南水乡古老婚姻历史的活化石,从留存至今的这些习俗中可以窥见古代的婚姻状态和社会文化发展轨迹,具有历史文化价值。

申报地区或单位: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

保护单位: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